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
曝氣生物濾池
作為一種新型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工藝,曝氣生物濾池具有不錯的除SS、COD、BOD、硝化、氮、磷等物質的作用。無論是深度處理,還是難降解有機物處理,曝氣生物濾池。
都有著很好的實踐效果。因此,該種工藝的應用范圍較為廣泛,也越來越多地運用到了處理體系中。
由于自帶調節(jié)功能,所以無需增設調節(jié)池,出水水質也能夠達到一級A標準。在傳統(tǒng)工藝的基礎上,該項目還強化了抗水質水量沖擊,保持穩(wěn)定運行的特定,盡量節(jié)省耗能。
組合工藝
隨著農村生活污水結構越來越復雜,需要去除的有機物或者有害物質更多,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也更加傾向于采取組合工藝,實現(xiàn)更大程度的凈化。例如,張家港錦豐南港村項目綜合采用了調節(jié)厭氧/缺氧池+脈沖生物濾池+人工濕地工藝,昆山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期和二期工程都采用了這種模式。
南崗村項目是充分考慮了地形,還有周邊生態(tài)等一系列條件,針對需求確定了這樣排列組合的工藝。一期采用了調節(jié)池提升泵站+一體化生物處理裝置(帶物聯(lián)網技術)+人工濕地(生態(tài)處理)+氧化塘工藝,二期則還加強了生態(tài)處理環(huán)節(jié),增添了一個過濾區(qū)和一個阻濾池。
污水處理工藝流程是用于某種污水處理的工藝方法的組合。通常根據污水的水質和水量,回收的經濟價值,排放標準及其他社會、經濟條件,經過分析和比較,必要時,還需要進行試驗研究,決定所采用的處理流程。
一般原則是:改革工藝,減少污染,回收利用,綜合防治,技術精良,經濟合理等。在流程選擇時應注重整體優(yōu),而不只是追求某一環(huán)節(jié)的優(yōu)。
分類處理
污水處理基本方法按處理方法的性質分為:
物理方法:格柵過濾、沉淀法、浮選法、離心分離、膜分離法等
化學方法:混凝、化學沉淀、中和、萃取、氧化還原、電解等
生物方法:好氧、厭氧法
按不同的處理程度和處理任務可分為:
一級處理:機械處理
二級處理:主體工藝為生化處理
三級處理:控制富營養(yǎng)化和重新回用。
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物化除磷法
物化除磷方法主要利用沉淀、結晶、吸附等物理化學反應,使廢水中的磷轉化為不溶性的磷酸鹽沉淀從而去除。
化學凝聚沉淀法
化學凝聚沉淀法主要是將易溶于水的某些金屬鹽投入水中,金屬離子與磷反應生成一種難溶性鹽與水體分離,以此除去水中的磷。磷的去除率在75%左右,處理效果穩(wěn)定,系統(tǒng)操作簡便,易于自動化,抗沖擊性強,對管理人員的要求不是很高。因此,它成為目前應用普遍的除磷方法。但由于人為投加了化學藥劑,造成水處理費用的增高,并產生大量的污泥,且難于處理;如果填埋,則需要較大場地;如果焚燒則費用很高。上海的白龍港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(旱季120萬m3˙d-1,雨季188.8萬m3˙d-1)和竹園一污水處理廠(旱季170萬m3˙d-1,雨季426.1萬m3˙d-1)即采用化學凝聚沉淀除磷作為強化一級處理。
離子交換法
離子交換法是利用多孔性的陰離子交換樹脂,選擇性地吸收去除污水中的磷去除磷。但是存在著一系列問題,比如樹脂藥物易中毒、交換容量低和選擇性差等,因而這種方法難以得到實際應用。